成语 | 徘徊歧路 |
拼音 | pái huái qí lù |
释义 | 徘徊: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,比喻犹豫;歧路:岔路。在岔道上走来走去。比喻犹豫观望,主意不定。 |
出处 | 南朝·齐·谢眺《观朝雨》:“动息无兼遂,歧路多徘徊。” |
故事 | |
示例 | 若其眷恋穷城,徘徊歧路,坐昧先几之兆,必贻后至之诛。(唐·骆宾王《为徐敬业讨武曌檄》) |
同义 | |
反义 | |
查阅 | 2411 次 |
诗句 |
◆ 『南北隋』谢朓: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 城思。霜华宿草陈。英威遽如是。徘徊歧路人。十四分悲玉瑟断。别绪金樽倾 |
成语 | 徘徊歧路 |
拼音 | pái huái qí lù |
释义 | 徘徊: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,比喻犹豫;歧路:岔路。在岔道上走来走去。比喻犹豫观望,主意不定。 |
出处 | 南朝·齐·谢眺《观朝雨》:“动息无兼遂,歧路多徘徊。” |
故事 | |
示例 | 若其眷恋穷城,徘徊歧路,坐昧先几之兆,必贻后至之诛。(唐·骆宾王《为徐敬业讨武曌檄》) |
同义 | |
反义 | |
查阅 | 2411 次 |
诗句 |
◆ 『南北隋』谢朓: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 城思。霜华宿草陈。英威遽如是。徘徊歧路人。十四分悲玉瑟断。别绪金樽倾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