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楼主(阅:14929/回:2)木兰花————东城渐觉风光好每天想你一遍?太多了 |
|
赏析縠皱:皱纱。 肯:怎肯。 上片写景,富有层次感。东风乍起,春水初皱;嫩黄浅碧,绿杨烟轻;喷火蒸霞,红杏花繁。妙得一“渐”字神理。不仅一“闹”字使境界全出,即一“迎”字亦颇饶感情色彩。自然多情,人生寡欢,怎能不倍加珍惜?末二句劝斜阳留花间,正是这种心情的反映。 每天想你一遍?太多了
|
|
赏析:境于一字中“红杏枝头春意闹”,著一“闹”字,而境界全出。——王国维《人间词话》 提起宋祁的《玉楼春》,可能很多人不知道,但是一提到这句:“红杏枝头春意闹”,但是大街小巷都耳熟能详了。可见诗歌不仅仅是高雅之人能够欣赏,只要是动人之句就能打动普通人的心。 前头两句平铺直叙,词句普通,意境平凡。 到“绿杨烟外晓寒轻”这一句,开始有了新意。绿杨烟外指的是刚刚抽出新芽的杨柳,只有初春的杨柳才能给人如烟之感,浅浅地展在枝条上是淡淡的青黄,如云消、如雾散。而此句中的晓寒轻读起来更是分外的美丽,它指的是初春的寒意之轻微,一白话解读便失去了它原有的美感,这三字音韵上就给人轻柔温爽之感,好像深闺少女,给你偶然一瞥的惊喜,而这惊喜又是只可在内心暗自欢欣、不可言状、不可告人的快乐,如“年少一段风流事,只许佳人独自知”的味道。 及至“红杏枝头春意闹”这句,一个闹字便写活了这阙词,让《玉楼春》名垂千古。上句杨柳青黄,是静景。此句枝头红杏,本也是静景。然而前者之静是清淡素冷,让人沉俭,后者之静是浓烈欢快,令人亢奋。词人遣词高超之处,在于用一个拟人的闹字,借静的景物,在读者心里活生生地调动起热爱生活的期望。因为闹字不仅尽显杏花开放之热烈,更昭示冬寒远离,春意浓厚,此情此景,可堪珍惜。 接下来就是借“闹”字引出的意韵,进一步写词人的感受,虽稍稍有画蛇添足之虞,但仍不失为佳句。特别是“为君持酒劝斜阳,且向花间留晚照"结句 该内容被活着真好在2018-12-27 10:39:03编辑过 |
2/ 1 1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