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楼主(阅:29350/回:0)《寒窑赋》赏析 莫菲 《寒窑赋》流传于网络,有几个版本,也在线下被展示于公众场合,坊间颇有微词。现试分析一二,请诸看家斧正。 一、原文阅读 《寒窑赋》全文如下: 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旦夕祸福。蜈蚣百足,行不及蛇;雄鸡两翼,飞不过鸦。马有千里之程,无骑不能自往;人有冲天之志,非运不能自通。 二、主旨及布局 《寒窑赋》开篇就是“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旦夕祸福”,以及最后“人生在世,富贵不可尽用,贫贱不可自欺”,在特定的并且是之前意想不到的天地循环、周而复始的变化中,人要富贵不可尽用、贫贱不可自欺,传达了坦然面对现实的不公平和种种无奈的思想。天尚有不测之风云,人尚有旦夕之祸福,人们要重视自然界的星移物换。随着时间变迁,人与事都会带来巨大落差并对人产生很大的影响。天地循环周而复始,所以人必须坦然面对坦途与坎坷。文中以相当大的篇幅列举了自古以来,历史上诸多名人各种命运起伏的得时与失时、成功与磨难的巨大落差,说明很多人想胜天,实际是多数人胜不了天。很多人活在这世上,不会接受现实和应对变化。“马有千里之蹄,无人不能自往;人有凌云之志,非运不能腾达。”有的人虽然“满腹经纶”,但“白发不第”就是到老也当不上官,有的人虽然“才疏学浅”但却“少年登科”,就是年纪轻轻就当官了,这就叫“运”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“命好”。全赋浅白无误地提示着人们:天道无常和人情冷暖是人世间的常态,要接受现实和适应天地时空的变化。 作品的语言优美,表达生动,运用了丰富多彩的词汇和修辞手法,使得作品既有文学性,又有思想性。例如,“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旦夕祸福”、“马有千里之蹄,无人不能自往;人有凌云之志,非运不能腾达”等句子,既富有诗意,又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。 三、修辞特点 《寒窑赋》之所以为赋,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: 排比和对比的运用:作品中的句子通过排比和对比的手法,使得语言更加有节奏感和力度。例如,“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旦夕祸福”、“马有千里之蹄,无人不能自往;人有凌云之志,非运不能腾达”等句子,通过排比和对比的手法,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。 形象的描绘和生动的例证:吕蒙正运用了大量的形象描绘和生动的例证,使得作品更具说服力和可信度。例如,他用“蜈蚣百足,行不及蛇;雄鸡两翼,飞不过鸦”来形容人生的无常和变化,使得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生的不可预测性。 富有哲理的警句:作品中穿插了许多富有哲理的警句,这些警句简洁明快、意味深长,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。例如,“有先贫而后富,有老壮而少衰”、“思衣而有罗锦千箱,思食而有珍馐百味”等句子,既富有诗意,又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。 四、不足之处 赋是一种古文体裁,其特征之一便是偶句需对仗工整甚至用韵,《寒窑赋》虽用了大量对称的对比句、排比句,但在格律的运用上,不忍卒读,在这里就不铺排开来说了,各位读者可以查看我以前写的关于《滕王阁序》的赏析,对比着学习一下。 事实上,作者根本不可能从韵律的角度写得更好,因为从字词运用的角度看,《寒窑赋》只是用现代汉语模仿古文体写出的一篇仿赋体,要它符合格律甚至溢透出古风韵味,确是勉为其难了。 另外,从更高的维度来看,《寒窑赋》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错误。该作品宣扬了命运决定论和宿命论的思想,存在着唯心主义和超自然主义的倾向,认为人的命运是由天注定的,无法改变。这种思想容易导致人们对自己的命运产生消极和无奈的态度,从而放弃自我奋斗的积极上进行为。这种观念局限是作者所处境界所不能克服的,本应被滚滚而去的历史车轮所远远抛弃。 所以,一看到《寒窑赋》这个标题,我以为会是象《陋室铭》一样是个励志篇,但当我满怀希望读完全文,得到的却是个佐证生辰八字能决定生老病死的躺平调。 综上所述,《寒窑赋》虽主旨颓废,文风老气,但行文流畅,论语深刻,引经据典,确属佳作。 (本主题已在诗歌坊微信小程序同步发布) |